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,米林市米林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以庭院经济为抓手,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,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赋能、产业融合等举措,走出了一条“小庭院”撬动“大效益”的特色发展之路。
深耕庭院经济,激活土地效益
米林镇将农户庭院作为水果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,通过精准规划与资源整合,让“闲置角落”变身“增收宝地”。全镇200余户农户参与庭院种植,总面积达300余亩,形成了“家家有果园、户户有收益”的生动格局。按照“因地制宜、品种适配”原则,累计发放苹果苗5177株、樱桃苗5423株、桃子苗4385株,覆盖5个行政村。
帮仲村的蜕变尤为显著,85户农户中72户投身“微果园”建设,户均种植15—20株果树,庭院土地利用率从30%跃升至85%,昔日杂乱的庭院成为四季常绿、三季结果的“聚宝盆”。同时,米林镇采取“镇统筹+村组织+户参与”机制,通过党员带头、能人示范,带动农户从“要我种”转变为“我要种”。
强化技术支撑,筑牢产业根基
米林镇构建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,让科学种植理念扎根田间地头,为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实保障。一方面,米林镇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全周期指导,护航种植户生产,针对不同水果生长周期,发放《苹果栽培技术手册》《樱桃病虫害防治指南》等资料300余份,组建由镇农业技术员、村“两委”干部组成的帮扶团队,提供从苗木栽种、修剪、施肥到采收的全流程指导。如,在苹果坐果期,帮扶团队逐户指导疏花疏果技术,使平均亩产提升15%;在樱桃成熟期,协调冷链运输车上门收购,减少鲜果损耗率至5%以下。另一方面,米林镇开展多层次培训,提升种植户技能。2025年以来,开展政策与技术宣传48场,覆盖5个行政村,每年邀请米林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2次专题培训,内容涵盖果树防冻、嫁接等关键技术,累计培训853人次,80%以上农户掌握1-2项实用技能。
此外,米林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化解群众难题。建立“村收集、镇汇总、市协调”的需求响应流程,确保问题24小时内响应、3日内解决。如,2024年白定村50亩樱桃园暴发蚜虫灾害,镇政府接到报告后,当天联系米林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到场,指导采用释放瓢虫等生物防治技术,3天内控制虫害,为农户减少损失约8万元。
拓展发展路径,拓宽增收渠道
米林镇打破“单一种植”模式,通过“庭院+”融合发展,让水果产业成为串联乡村旅游、农产品加工的关键纽带。米林镇依托“高原水乡”旅游品牌,在帮仲村、白定村打造3个“水果采摘体验区”,配套建设休息凉亭、观光步道等设施。2024年夏季,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,樱桃、桃子等鲜果现场销售额达12万元,促进农旅融合,激活消费。此外,米林镇在保持庭院种植主体地位的同时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白定村车厘子基地便是典型代表。该基地占地100亩,种植车厘子6800株,采用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运营,吸纳15名村民长期务工,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,预计年收益达3万余元,为村集体增收1.2万元。
在水果产业带动下,米林镇已实现农户收入、土地效益、乡村活力“三个提升”,更催生出“产业兴、百姓富、村庄美”的生动图景。立足现有基础,下一步,米林镇将以“提质、拓路、延链”为主线,推动水果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,让“致富果”“幸福果”结出更多硕果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